全国服务热线 15711559060
登录/注册
请选择高考地区
安徽
北京
重庆
福建
广东
广西
甘肃
贵州
海南
河北
黑龙江
河南
湖北
湖南
江苏
江西
吉林
辽宁
宁夏
青海
陕西
山东
上海
山西
四川
天津
新疆
云南
浙江
院校对比

湖南科技学院

收藏

普通本科丨理工类丨公办

官方电话: 0746-6382188

官方网址:http://www.huse.edu.cn http://zs.huse.cn/

院校介绍

湖南科技学院

☆ 五次荣获全国普通高等学校优秀教学成果奖

☆ 全国普通高等学校教学管理工作先进单位

☆ 全国毕业生就业典型经验高校

☆ 湖南省大学生就业创业优秀示范单位

☆ 湖南省高等学校党建和思想政治工作先进单位

☆ 湖南省思想政治工作先进单位

☆ 湖南省文‍明高等学校

☆ 湖南省文‍明校园

湖南科技学院是一所经教育部批准,由湖南省人民政府主办的全日制普通本科院校。学校坐落在中国二十强幸福城市、国家历史文化名城——永州市零陵区。《史记·五帝本纪》载:“舜南巡狩,崩于苍梧之野,葬于江南九疑,是为零陵”。零陵之名从此著称于世,并成为出现于夏代以前且沿用至今的重要古地名之一。永州境内潇湘二水纵贯南北,五岭山脉横亘东西,湘桂高铁、洛湛铁路、泉南高速、二广高速、厦蓉高速纵横交错,零陵机场开通北京、上海、昆明、重庆、海口等多条航线,风景秀丽,人杰地灵,交通便利。这里是舜帝道德文化、理学文化、瑶文化、女书文化发祥地,孕育了柳宗元、怀素、周敦颐、何绍基、李达等文化名人,由于文化底蕴深厚,被誉为“一本读不完的书”。

学校办学始于1941年,前身为湖南省立第七师范学校,2002年由原零陵师专升格为本科院校,定名零陵学院,2004年更名为湖南科技学院,2017年被确定为新增硕士学位授予立项建设单位,2019年高水平通过了教育部本科教学工作审核评估,曾荣获全国普通高等学校优秀教学成果特等奖和一等奖,是全国普通高等学校教学管理工作先进单位、全国毕业生就业典型经验高校、湖南省大学生就业创业优秀示范校、湖南省高等学校党建和思想政治工作先进单位、湖南省思想政治工作先进单位、湖南省文‍明高等学校、湖南省文明标兵校园、湖南省现代大学制度建设先进高校、湖南省依法治校示范学校,经过80年的建设和发展,现已成为一所综合性应用型本科院校。

学校依西山、傍潇水、邻零陵古城,校园环境优美,占地面积1080亩,建筑面积约51万平方米,教学用房面积11.4万余平方米,实验室面积4.8万余平方米,教学科研仪器设备总值1.5亿元,总台套数为26066台,其中10万元以上仪器设备总值3746万元、台套数150台,图书馆藏纸质图书116.5万余册,电子图书169.7万余种。现建有14个教学学院,50个普通本科专业,涵盖经济学、法学、教育学、文学、理学、工学、管理学、艺术学等八大学科门类,面向全国28个省(市、区)招生,现有普通本科在校学生16000余人。办学80年来,培养了第十九届中央候补委员、中国工程院院士欧阳晓平等各类人才9万余人。

学校师资力量雄厚,现有教职工1247人,其中,专任教师934人,教授114人、博士248人,正高比12.2%、博士比26.5%,入选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湖南省政府特殊津贴、湖南省芙蓉学者奖励计划、“湖南省杰青”、“湖南省优青”、“湖湘青年英才”支持计划、湖南省“121人才”工程人选、省级学科带头人、省级青年骨干教师近90余人次。

学校现有2个“十三五”省级双一流应用特色建设学科、1个国家级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3门国家级一流本科课程、17个省级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3个“十三五”省级综合改革试点专业、38门省级一流本科课程、1个省级重点实验室、2个省级虚拟仿真实验教学中心、8个省市级创新创业平台、13个省级创新创业教育中心和基地、1个省高校产学研合作示范基地、2个省科技创新团队、5个省级工程技术(研究)中心、14个省级社科研究基地(中心)、3个省科普基地。近五年来,获得省级教学成果奖10项,一等奖2项;省高校教师课堂教学竞赛一等奖14人次,一等奖获奖比例居全省第一;立项省自然科学基金杰出青年项目4项,优秀青年项目1项,位居同类院校前列;获省部级科技进步奖、技术发明奖、自然科学奖12项,获国际国内发明专利授权74项,出版著作、教材200余部,发表学术论文4000余篇,其中SCI、EI论文360余篇,CSSCI论文200余篇。

学校国际化办学水平和国际影响力不断提升,先后与德、美、英、日及俄罗斯、乌克兰、菲律宾等“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和地区32所高校建立了友好合作关系。

学校紧紧围绕“地方性、应用型、有特色”的办学定位,充分发挥高校社会服务职能,构建校地合作长效机制,成立服务地方工作领导小组,制定服务永州行动方案,永州市明确市委书记为学校联系领导,分管文教卫的副市长负责牵头落实校地合作具体事宜。与市县区各级人民政府签订战略合作协议,开展全方位深度合作,传承弘扬地方文化、深化产教产研融合、助力乡村振兴发展。

征途漫漫、惟有奋斗!当前,全校师生员工正立足新发展阶段、贯彻新发展理念,聚焦“三高四新”战略,构建新发展格局,朝着建设特色鲜明的地方性高水平应用型大学目标阔步前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