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国服务热线 15711559060
登录/注册
请选择高考地区
安徽
北京
重庆
福建
广东
广西
甘肃
贵州
海南
河北
黑龙江
河南
湖北
湖南
江苏
江西
吉林
辽宁
宁夏
青海
陕西
山东
上海
山西
四川
天津
新疆
云南
浙江

学院推介 | 财经与新媒体学院

时间: 2023-06-16 来源: 广东金融学院本科招生网 浏览量: 6813 收藏
省属
广东省/财经类/公办/广东省
排名: 第482名
综合指数: 60.92
热度:16852K


学院简介

财经与新媒体学院成立于2017年6月,其前身是始建于2006年6月的财经传媒系。学院立足于学校金融和经济管理的学科优势,以“财经传播学、融创新媒体”为学科定位,以“科学与人文相融、传媒和艺术互彰、创意与匠心并重”为基本办学方向,致力于培养“懂传播、懂市场、懂技术、有文化”的文理交叉渗透的应用型人才。

学院设有网络与新媒体系、数字媒体艺术系、中文系、文化产业管理系和传媒实验实践中心五个教学管理机构,设置网络与新媒体、数字媒体艺术、汉语言文学、文化产业管理四个本科专业;依托学院教学科研团队建设有数字媒体与文化创意产业研究中心、国学研究院、华侨华人文化研究所、城乡文化研究中心、乡村文化研究及非虚构写作中心等五个校级非列编研究机构;设立有“财经文化论坛”、“传播大讲堂”、“学术午茶会”等学术交流平台。

学院目前有在校本科生1400余人。学院注重学生实践动手能力的培养,设立有“学生媒体中心”“茧衣文学社”以及“新闻试评”“才华横溢大赛”“模拟招聘大赛”等校内专业实践活动平台。学院与金羊网、南方财经全媒体集团广东经视频道、南方数字出版公司、广东卫视、北京清博智能科技有限公司、深圳网络媒体研究会、凤凰网房产频道、冠岳科技等多家媒体和企业建立有实习基地或产学合作关系,建成有教育部“就业育人”校企人才培养研究中心1个,省级示范实习实践基地1个,校级示范实习实践基地2个。

师资队伍建设

学院着力加强师资队伍建设,目前共有教职工75人,专任教师63人,其中教授5人,副教授16人,共占比33.3%;博士35人,占比55.6%;45岁以下中青年教师46人,占比73%。1人为广东省“特支计划”青年文化英才,1人入选广东省高等学校优秀青年教师培养计划,2人入选广东省“千百十工程”校级培养对象

学院已建成一支跨学科交叉的专任教师队伍,教师学科背景涉及新闻传播学、中文、艺术设计、计算机、经济管理和心理学等,能够满足跨学科教学需要。他们大部分毕业于国内985、211工程大学,具有深厚的理论功底、丰富的教学经验和较强的科研能力,已形成了一支年富力强的教学团队。近年来,教师团队共主持国家社科基金9项,省部级项目数十项,在教学、科研和学科建设等方面均已形成一定的影响力。同时,多名师资具有新闻采编、文化创意策划、金融管理、电视台主持等相关领域的实践经验,能够满足应用型人才的培养要求。

学科专业建设

学院秉持“聚融跨学科、聚焦新媒体、聚凝行业特色”的思路来发展学科专业,在新媒体领域具有较为鲜明的办学特色。目前有新闻传播学文艺学两个校级重点学科,设置网络与新媒体、汉语言文学、文化产业管理、数字媒体艺术四个专业。其中,网络与新媒体专业是省级特色专业、校级新兴特色专业,汉语言文学曾获省级示范专业称号

01

网络与新媒体专业

●招生计划:200人。文理兼招,广东省文科94人、理科93人,省外13人。

●授予学位:文学学位

●在2022软科中国大学专业排名中进入B+专业行列

●人才培养质量高,历年学生就业率为97%以上,2022届升学率将近20%。

专业简介

专业始建于2016年,目前是广东省特色专业、广东金融学院重点扶持的新兴交叉专业、热门招生专业;在2022软科中国大学专业排名中进入B+专业行列,名列全国该专业排名的第40名(前12%以内)。同时,专业探索与国内外兄弟院校建立交流合作关系,优秀学生有机会被选送到暨南大学新闻传播学院等知名院校交流学习一年。毕业生就业率高,历年达95%以上,2022年考研升学率达20%

培养目标

本专业遵循多学科交叉融合的人才培养模式,实行文理兼招;以新闻传播学科作为核心主干学科,以信息和计算机科学、工商管理、数字媒体艺术三大学科作为支撑学科,旨在培养系统掌握有关学科领域知识、理论和实践技能,懂传播、懂市场、懂技术、有文化应用型、复合型、创新型的泛传媒人才。专业已形成三个特色人才培养方向:

1.新媒体内容生产:该方向聚焦培养学生的采写编评摄等多项职业技能,以“财经新闻+数据新闻”为特色,有机整合新闻传播、财经和大数据三个领域的知识和方法,旨在培养适应网络与新媒体发展需求的内容创意、策划和生产人才。

2.产品设计和运营管理:适应媒介融合对于用户体验、运营管理等人才的需求,该方向深度整合信息和计算机技术、艺术设计和经济管理等支撑学科知识和技能,旨在培养具有一定技术、艺术应用能力,能够从事新媒体产品策划、设计和运营管理的新媒体产品经理。

3.公共传播应用和服务:该方向旨在适应社会媒介化和企业媒体化的发展趋势,培养能够运用网络与新媒体进行整合营销传播、品牌传播管理、舆情管理和危机传播、媒体关系管理、公共传播、企业文化建设等方面的企事业单位新媒体传播管理人才。

师资队伍

该专业目前已建成一支年纪轻、学历高、学术和专业水平强、学科交叉多元的师资队伍。拥有专任教师23人,其中教授/副教授4人,博士17人;1人为广东省“特支计划”青年文化英才,1人入选广东省高等学校优秀青年教师培养计划,2人入选广东省“千百十工程”校级培养对象。他们多毕业于清华大学、中国人民大学、暨南大学、武汉大学、华中科技大学、澳门大学等知名院校,多名教师拥有双师型背景。近年来,主持国家级项目4项,省部级项目数十项,在新媒体领域已形成一定的影响力。

 

主要课程

1.专业基础课程:媒介伦理与法规、传播学理论、传播研究方法、传播心理学、网络用户行为研究、视听语言、媒介经营与管理、非线性编辑、新媒体产业与市场、数字营销、新媒体产品创意与策划。

2.新媒体内容生产方向:新闻评论、信息可视化、财经新闻报道、新闻采访与写作、摄影进阶、故事策略与脚本创作、影视短片创作、虚拟现实内容策划与创作。

3.产品设计与运营管理方向:融合媒体版式设计、3D Mapping、多媒体产品设计、人机界面交互设计(UI)、功能游戏策划与制作、数字广告创意与设计。

4.公共传播应用和服务方向:危机传播、品牌传播、媒体版权管理、新媒体事件研究、计算广告学。

学生作品展示

就业方向

1.进入文化传媒单位和互联网企业从事内容和产品创意、策划、生产和运营、管理等各类工作。

2.进入银行、营销、公关等各类企业,从事媒体关系管理、品牌传播、广告投放、舆情分析与管理、活动与会展策划、公共关系和公众沟通、企业文化建设以及文秘、宣传等各类工作。

业界实习基地

3.进入各类政府机关、事业单位以及NGO等社会组织,从事宣传、舆情管理、媒体关系管理、公共关系和公众沟通、活动策划、组织文化建设、文秘等各类工作。

4.进入各类企业、学校等组织从事教育、培训和研究工作。

02

数字媒体艺术专业

●招生计划:广东省内70人

●授予学位:艺术学学位

●绿牌专业+新兴交叉专业

专业简介

专业创建于2021年,目前是广东金融学院重点扶持的新兴交叉专业、热门招生专业,具有交叉、前沿和应用性强等特征。

培养目标

秉承艺术-人文-科学跨学科人才培养理念,培养能坚持社会主义道路,适应经济、科技、社会发展需要,具有扎实的艺术学、传播学基础理论和专业知识,掌握数字媒体艺术理论,熟悉数字媒体艺术设计技术,能在艺术设计、传媒领域从事设计、生产、营销、管理和创意产品开发与推广,紧跟数字时代与信息社会发展,懂传播、懂市场、具有数字媒体产品经理思维的艺术设计人才

主要课程

本专业强调艺术、人文和科学交叉融合,以理论和知识学习为基础,以创作(设计)实践和应用能力培养为主,开设平面设计基础、平面设计软件、数字摄影与摄像、媒介研究方法、设计思维与方法、设计心理学、设计编程、视听语言、非线性编辑、故事策略与脚本创作、影视短片创作、二维动画设计、三维动画设计、Dream weaver网页设计与制作、数字人与虚拟制片、3D Mapping、数字声音处理、新媒体产品创意与策划、科技与媒介史、传播技术与未来媒体、数字媒体艺术概论等。

教学现场

部分课程作品

师资队伍

该专业采取和网络与新媒体专业共建共育、协同发展的发展道路。目前已建成一支年纪轻、富于开拓精神、学科交叉多元的师资队伍。在网络与新媒体专业师资之外,拥有专任教师11人。他们多毕业于中山大学、北京师范大学、香港理工大学、广州美术学院、暨南大学、澳大利亚新南威尔士大学等海内外名校,涉及影视艺术、艺术设计、多媒体技术等学科背景。

 

就业方向

数字媒体专业发展前景广阔,本专业毕业生可在电视台、数字电影制作公司、广告公司、互动娱乐公司、动画制作公司、互联网公司等新媒体企业以及各级企事业机关宣传部门从事数字媒体方面的策划、设计、制作、传播、运营或管理等工作。

03

汉语言文学专业

●招生计划:150人。文理兼招,广东省内文科131人,理科14人。省外15人。

●授予学位:文学学位

 

专业简介

专业创建于2006年,是广东金融学院的一个老牌专业,曾获省级示范专业称号

培养目标

本专业面向华南地区特别是广东人才市场,培养教育培训技能全面、办公文秘传统深厚、写作策划能力突出、专业深造基础雄厚,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汉语言文学“复合型应用人才”

培养要求

本专业主要学习汉语言文学方面的基本理论和基本知识,接受文学、语言的基本理论和写作、演讲、教育、文秘技能的基本训练,具有理论分析和文字应用的基本能力。通过学习,使学生掌握汉语言文学专业及相关学科的基础知识、基本理论、基本技能;具备一定的从事汉语言文学及相关专业业务工作的实践能力和初步的学科领域研究能力;具备一定的跨文化交流、沟通的意识和能力

汉语言文学专业举办学生写作大赛,作品出版

主要课程

1.专业理论课:现代汉语、古代汉语、中国古代文学、中国现代文学、中国当代文学、外国文学、文学理论、语言学概论、剧本选评、民间文学等。

2.专业应用与工具课:基础写作、创意写作、演讲与口才、广告策划与文案、办公软件综合等。

3.跨专业选修课:文秘素养与写作、即兴述评、新媒体创意与运营实务、影视文化等。

4.通识课:教育学、教育心理学、传媒认知与素养、财经应用文写作等。

师资队伍

经过多年发展,该专业目前已建成一支学历高、专业齐全、学术和专业水平高、学术背景互补的师资队伍。拥有专任教师18人,其中教授2,副教授4人,博士9人。他们多毕业于中山大学、暨南大学、澳门城市大学等海内外名校。

就业方向

本专业毕业生能在银行、保险、证券等金融机构、企事业单位、公司、政府部门和媒体等相关单位从事职员、办公室文秘、行政管理、公共关系、文案策划、报刊与网站编辑、编剧编导、教育培训等工作。在高等院校、科研单位继续深造,攻读文学或相邻学科的硕士、博士学位。

汉语言文学专业学生在核心期刊上发表论文

04

文化产业管理专业

●招生计划:50人。全部在广东省内历史类招生。

●授予学位:管理学学位

 

培养目标

聚焦文创前沿,培养产业精英,推动文化创新,服务社会发展”。培养掌握文化学、经济学、管理学基本理论与方法,融通金融、新闻传播、互联网等学科知识,熟悉文化产业法规和产业发展趋势,具有宽阔的文化视野、较强的文化理解力、良好的文化鉴赏力和敏锐的市场意识,兼具文化创意、策划、组织、决策和运营能力,能够在政府文化管理部门、各类文化企事业单位从事文化经营管理、文化市场营销、文化交流与传播、文化项目策划等工作的复合型应用人才

毕业生考取国内外知名高校研究生数量逐年提升,包括暨南大学、深圳大学、华南师范大学、中南大学、苏州大学、香港浸会大学、英国南安普顿大学等。

主要课程

1.管理学课程群:管理学原理、统计学原理、会计学原理、宏观经济学、微观经济学、金融学、微积分、财务管理、市场营销学等。

2.文化产业研究课程群:文化产业概论、文化经济学、文化商业模式与项目策划、文化资源学、文化产业政策与法规、文化贸易学等。

3.文化研究课程群:文化学理论、中国文化史、中外文化交流史、文化传播学、影视文化、文化评论、城市文化专题、文化遗产保护与开发等。

5.专业实践课程群:文化创意产品与设计、文化产业经营与营销案例、文化产业品牌调查、数码摄影、数据可视化、PS等。

师资队伍

该专业依托学科管理学科、中文专业建设师资队伍。目前拥有专任教师11人,其中教授1人,副教授4人,博士4人。他们多毕业于中山大学、暨南大学、华东师范大学等知名院校。

就业方向

可在政府文化管理部门、文化事业单位、文化开发企业和企业文化宣传部门从事文化经营管理、文化市场营销、文化交流与传播、文化项目策划等工作。

学院人才培养特色

机制完善,形式丰富。学生通过专业课堂学习、导师制培养、毕业论文撰写、社会实践专业实习、校内校外专业大赛等闭环系统培养,学习、体验理论与实践的融合过程,提升、养成自己的专业技能和职业思维。

面向应用,强调实践。学院注重学生实践动手能力的培养,设立有“学生媒体中心”、“茧衣文学社”以及“新闻试评”、“才华横溢大赛”、“模拟招聘大赛”等校内专业实践活动平台。学生在学习期间,均有机会到各媒体及企事业单位实习。

学科交叉,跨界融合。学院拥有新闻传播学科、传媒艺术学、中国语言文学三个一级学科和文化产业管理一个二级学科,其师资结构和课程体系还广泛整合了信息和计算机科学、工商管理、金融学、心理学等多个学校优势特色学科的资源。

 

心动了吗?更多有关财新院的介绍,请移动查阅以下官方媒介:

学院官网:https://cjcm.gduf.edu.cn/

学院官微:

咨询电话:020-37215996


★微信搜索小程序:定志愿

找大学】院校信息,985/211/双一流院校等

选专业】专业信息,清晰了解专业具体情况

高考选科】三个维度,帮助考生自主搭配学科

学业管理】学业剖析,定目标找差距圆梦大学

一键查询】输入分数,一键查看能上的大学

智能填报】志愿神器,AI大数据+冲稳保策略

学业评测】免费测评,五大维度快速认知自我

直播课堂】填报技巧,支持无限次重复回放

专业指导】量身定制,不浪费高考每一分

高考资讯】高招政策,高考实时资讯全掌握

志愿客服】在线解答,高考咨询一键接招

免责声明:文章部分文字内容来源于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版权归原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