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省科技厅副厅长李庆峰一行来校调研指导工作
时间: 2023-04-17
来源: 西华大学招生信息网
浏览量: 3712
收藏
4月13日,四川省科技厅副厅长李庆峰、国合处处长丁昭洋、四川省自然资源科学研究院副院长罗勇一行来校调研指导工作。李庆峰一行在参观四川省水能转换技术与装备示范型国际科技合作基地和吴丰昌院士团队“环境基准与风险评估国家重点实验室”四川基地后,在办公楼313会议室与校长李秋实、副校长费凌、科学技术与人文社科处、国际合作与交流处、能源与动力工程学院、外国语学院等负责人座谈交流。调研座谈
费凌在致辞中代表学校感谢省科技厅一直以来对学校人才培养、科学研究、实验室建设方面的关心和支持,对李庆峰一行来校调研指导工作表示欢迎,并介绍了学校近年来科技工作进展及科技国际合作情况。近年来,学校面向科技前沿、经济主战场、区域发展战略开展科学研究,科研水平和服务社会能力不断提升,现有教育部重点实验室、教育部工程研究中心、国家民委国别区域研究中心、四川省重点实验室、四川省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四川省国际科技合作研究院、四川省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四川省博士后创新实践基地、四川2011协同创新中心等国家部省级平台20余个。近三年承担国家和部省级重点科研课题500余项,获四川省科技进步奖、四川省社会科学优秀成果奖等部省级以上各类成果奖40余项。学校建有国家民委“日本应急管理研究中心”、省“澳大利亚研究中心”、省“国际科技合作(澳新)研究院”;与美国、英国、德国、意大利、日本、印尼、泰国、黑山、捷克等10余个国家的70余所高校广泛开展人才联合培养、学术及科研合作,加强中外人文交流;学校成立国际教育学院,积极发展留学生教育;在泰国设立西华大学泰国曼谷易三仓校区,与印尼三一一大学共建孔子学院。座谈会上,四川省水能转换技术与装备示范型国际科技合作基地主任、能源与动力工程学院院长李正贵,四川省国际科技合作(澳新)研究院主任、外国语学院院长李国宏,分别就四川省水能转换技术与装备示范型国际科技合作基地工作情况、四川省国际科技合作(澳新)研究院工作情况作了汇报。参观在听取情况汇报后,李庆峰对学校国际科技合作及所取得的成效给予了充分肯定,并就加强国际科技合作与科研成果转化等工作提出了建议。他指出,高校是科研的主阵地之一,要更加重视科学研究,开展有组织的科研,主动加强与主管部门的沟通联系,强化科研管理;要深化国别研究,加强对外开放,用好国别科研平台,加强学术联合体建设,加大国际科技合作力度;要依托区域资源优势,发挥好基地和平台优势,主动对接重点产业和行业,将项目研究、平台团队建设同地方需求相结合,抓好成果转化;要科学谋划,凝练学科方向特色,加大投入和建设力度,创新科研管理机制体制,推动高水平研究平台建设,为区域经济社会发展提供有力的人才和技术支撑。
相关链接:1.四川省水能转换技术与装备示范型国际科技合作基地(西华大学)简介 基地依托西华大学能源与动力工程学院建设,立足西南四川世界级水电工程密集区,围绕国家双碳及省委省政府提出的构建全球先进水平和全国支撑作用的“两江一河”清洁能源走廊战略,聚焦巨型水电机组安全稳定性、超百万千瓦级混流式水电机组、2000m级水头冲击式机组、变转速抽水蓄能机组流体动力学等技术领域开展国际科技合作。近年来,基地获省部级科技奖励10项,先后与法国、美国、加拿大等国家15家相关研究机构形成协议,并与奥地利安德里兹共建国际水力机械研究中心,柔性引进法国里尔大学法兰西骑士荣誉勋章获得者Bois等6名外籍教授,近三年共承担或参与16项国际合作项目,引进技术20项,共同组织的会议、论坛、交流14场次,指派多名青年学者及研究生进行了国际互访交流学习,产生一批有显示度的高水平成果。
2.四川省国际科技合作(澳新)研究院简介 四川省国际科技合作(澳新)研究院和四川省澳大利亚研究中心是经四川省科技厅、教育厅批设以西华大学为依托单位而成立的学术研究机构以及四川省国别与区域重点研究基地之一。其中,澳大利亚研究中心成立于2007年,四川省国际科技合作(澳新)研究院成立于2020年12月。 本平台在国家及四川省“走出去”战略的背景下,强调研究的社会影响和应用效应,聚焦澳大利亚和新西兰在科技和人文领域的综合性研究和资政服务,加强中国与澳新多边往来各层面、各领域、各角度问题的研究,关注四川省与新西兰和澳大利亚之间在科技、经济、文化、法律、社会事业、公共管理等多领域的交往和合作,旨在推进四川省与澳新的科技创新合作,增强协调创新发展能力,提升对外开放水平,打造国别科技合作交流平台与研究智库,为政府部门及相关企事业单位提供决策咨询和顾问服务,助力四川省重点产业发展。 在对外交流方面,作为澳大利亚作家周承办点,本平台致力于加强学科交流平台建设,以交流合作为契机,支持教师参与国际重大学术会议或前往澳洲访学。2009年以来,举办了澳大利亚研究中心学术年会、中澳国际学术会议、澳大利亚作家周等国内外学术交流活动20余场。在科学研究成果方面,自2013年,平台共立项并重点资助40余项开放课题。近年,依托课题已发表和产出近百篇相关领域学术论文,出版3本澳大利亚文学专著,4本澳大利亚文学译著。此外,已形成多项应用对策型研究报告20余项,并提交政府有关部门和企事业单位参考,其中5项被省级相关部门采纳,取得了较为丰硕的学术和应用成果。 在未来,研究院继续协调和组织省内及国内有关澳新问题研究的学术活动,加强对澳新多领域的研究,积极开展国际交流,加强我省与澳大利亚及新西兰高等院校和有关团体的学术交流和合作,举办有关澳新研究的国际和国内会议和展览,加强面向澳新的“翻译中国”和“翻译四川”工作,培养研究队伍,加强国别与区域研究人才培养。在此基础上,进一步拓展对澳大利亚和新西兰的科技、经济、社会、文化、教育、军事等方面的研究,服务于我省经济社会发展。 3.环境基准与风险评估国家重点实验室四川基地简介 基地总体思想:更加注重“生态要素,人水和谐”;总体目标:有河要有水、有水要鱼,有鱼要有草 、下河能游泳;治理路径:由污染治理为主,向水资源、水生态和水环境三个方面系统治理、统筹推进转变;考核指标:水生态系统健康为核心,以水生境保护、水环境保护和水资源保障三方面指标为支撑的考核体系;成立时间:2020年10月;支撑单位:环境基准与风险评估国家重点实验室、中国环境科学研究院;实验室专门研发场地2086m2, 系列科研设备总价值3000余万元。愿景:成为引领四川乃至西南地区受损河湖水污染治理与生态修复的科学创新与技术开发新高地。 基地以工程项目支撑科研经费,融合学校生物工程、化学工程、食品科学与工程和环境工程等学科。在应用研究、工程开发、成果转化及工程项目方面,均取得了优良成绩。开发以自然再生为基础理论的受损河湖污染治理与生态修复EPSB生物生态核心技术,入库生态环境部科技成果转化技术库;构建“生境人工修复、污染物生态循环链式牧食强化技术体系、水生生态系统平衡控制”三大工程技术体系;开发配套工程治理的清源、清水、净水、碧水四大系列46个产品;主持或主导工程项目200多项,项目涉及四川、湖南、广东、重庆、新疆等10个省市自治区。
费凌在致辞中代表学校感谢省科技厅一直以来对学校人才培养、科学研究、实验室建设方面的关心和支持,对李庆峰一行来校调研指导工作表示欢迎,并介绍了学校近年来科技工作进展及科技国际合作情况。近年来,学校面向科技前沿、经济主战场、区域发展战略开展科学研究,科研水平和服务社会能力不断提升,现有教育部重点实验室、教育部工程研究中心、国家民委国别区域研究中心、四川省重点实验室、四川省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四川省国际科技合作研究院、四川省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四川省博士后创新实践基地、四川2011协同创新中心等国家部省级平台20余个。近三年承担国家和部省级重点科研课题500余项,获四川省科技进步奖、四川省社会科学优秀成果奖等部省级以上各类成果奖40余项。学校建有国家民委“日本应急管理研究中心”、省“澳大利亚研究中心”、省“国际科技合作(澳新)研究院”;与美国、英国、德国、意大利、日本、印尼、泰国、黑山、捷克等10余个国家的70余所高校广泛开展人才联合培养、学术及科研合作,加强中外人文交流;学校成立国际教育学院,积极发展留学生教育;在泰国设立西华大学泰国曼谷易三仓校区,与印尼三一一大学共建孔子学院。座谈会上,四川省水能转换技术与装备示范型国际科技合作基地主任、能源与动力工程学院院长李正贵,四川省国际科技合作(澳新)研究院主任、外国语学院院长李国宏,分别就四川省水能转换技术与装备示范型国际科技合作基地工作情况、四川省国际科技合作(澳新)研究院工作情况作了汇报。参观在听取情况汇报后,李庆峰对学校国际科技合作及所取得的成效给予了充分肯定,并就加强国际科技合作与科研成果转化等工作提出了建议。他指出,高校是科研的主阵地之一,要更加重视科学研究,开展有组织的科研,主动加强与主管部门的沟通联系,强化科研管理;要深化国别研究,加强对外开放,用好国别科研平台,加强学术联合体建设,加大国际科技合作力度;要依托区域资源优势,发挥好基地和平台优势,主动对接重点产业和行业,将项目研究、平台团队建设同地方需求相结合,抓好成果转化;要科学谋划,凝练学科方向特色,加大投入和建设力度,创新科研管理机制体制,推动高水平研究平台建设,为区域经济社会发展提供有力的人才和技术支撑。
相关链接:1.四川省水能转换技术与装备示范型国际科技合作基地(西华大学)简介 基地依托西华大学能源与动力工程学院建设,立足西南四川世界级水电工程密集区,围绕国家双碳及省委省政府提出的构建全球先进水平和全国支撑作用的“两江一河”清洁能源走廊战略,聚焦巨型水电机组安全稳定性、超百万千瓦级混流式水电机组、2000m级水头冲击式机组、变转速抽水蓄能机组流体动力学等技术领域开展国际科技合作。近年来,基地获省部级科技奖励10项,先后与法国、美国、加拿大等国家15家相关研究机构形成协议,并与奥地利安德里兹共建国际水力机械研究中心,柔性引进法国里尔大学法兰西骑士荣誉勋章获得者Bois等6名外籍教授,近三年共承担或参与16项国际合作项目,引进技术20项,共同组织的会议、论坛、交流14场次,指派多名青年学者及研究生进行了国际互访交流学习,产生一批有显示度的高水平成果。
2.四川省国际科技合作(澳新)研究院简介 四川省国际科技合作(澳新)研究院和四川省澳大利亚研究中心是经四川省科技厅、教育厅批设以西华大学为依托单位而成立的学术研究机构以及四川省国别与区域重点研究基地之一。其中,澳大利亚研究中心成立于2007年,四川省国际科技合作(澳新)研究院成立于2020年12月。 本平台在国家及四川省“走出去”战略的背景下,强调研究的社会影响和应用效应,聚焦澳大利亚和新西兰在科技和人文领域的综合性研究和资政服务,加强中国与澳新多边往来各层面、各领域、各角度问题的研究,关注四川省与新西兰和澳大利亚之间在科技、经济、文化、法律、社会事业、公共管理等多领域的交往和合作,旨在推进四川省与澳新的科技创新合作,增强协调创新发展能力,提升对外开放水平,打造国别科技合作交流平台与研究智库,为政府部门及相关企事业单位提供决策咨询和顾问服务,助力四川省重点产业发展。 在对外交流方面,作为澳大利亚作家周承办点,本平台致力于加强学科交流平台建设,以交流合作为契机,支持教师参与国际重大学术会议或前往澳洲访学。2009年以来,举办了澳大利亚研究中心学术年会、中澳国际学术会议、澳大利亚作家周等国内外学术交流活动20余场。在科学研究成果方面,自2013年,平台共立项并重点资助40余项开放课题。近年,依托课题已发表和产出近百篇相关领域学术论文,出版3本澳大利亚文学专著,4本澳大利亚文学译著。此外,已形成多项应用对策型研究报告20余项,并提交政府有关部门和企事业单位参考,其中5项被省级相关部门采纳,取得了较为丰硕的学术和应用成果。 在未来,研究院继续协调和组织省内及国内有关澳新问题研究的学术活动,加强对澳新多领域的研究,积极开展国际交流,加强我省与澳大利亚及新西兰高等院校和有关团体的学术交流和合作,举办有关澳新研究的国际和国内会议和展览,加强面向澳新的“翻译中国”和“翻译四川”工作,培养研究队伍,加强国别与区域研究人才培养。在此基础上,进一步拓展对澳大利亚和新西兰的科技、经济、社会、文化、教育、军事等方面的研究,服务于我省经济社会发展。 3.环境基准与风险评估国家重点实验室四川基地简介 基地总体思想:更加注重“生态要素,人水和谐”;总体目标:有河要有水、有水要鱼,有鱼要有草 、下河能游泳;治理路径:由污染治理为主,向水资源、水生态和水环境三个方面系统治理、统筹推进转变;考核指标:水生态系统健康为核心,以水生境保护、水环境保护和水资源保障三方面指标为支撑的考核体系;成立时间:2020年10月;支撑单位:环境基准与风险评估国家重点实验室、中国环境科学研究院;实验室专门研发场地2086m2, 系列科研设备总价值3000余万元。愿景:成为引领四川乃至西南地区受损河湖水污染治理与生态修复的科学创新与技术开发新高地。 基地以工程项目支撑科研经费,融合学校生物工程、化学工程、食品科学与工程和环境工程等学科。在应用研究、工程开发、成果转化及工程项目方面,均取得了优良成绩。开发以自然再生为基础理论的受损河湖污染治理与生态修复EPSB生物生态核心技术,入库生态环境部科技成果转化技术库;构建“生境人工修复、污染物生态循环链式牧食强化技术体系、水生生态系统平衡控制”三大工程技术体系;开发配套工程治理的清源、清水、净水、碧水四大系列46个产品;主持或主导工程项目200多项,项目涉及四川、湖南、广东、重庆、新疆等10个省市自治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