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社会科学报》刊载我校教师文章
时间: 2020-04-19
来源: 西华大学招生信息网
浏览量: 5469
收藏
4月14日,《中国社会科学报》第7版“国家社科基金专刊”第195期刊载了我校潘殊闲教授、成都信息工程大学戴丽红教授的文章“《周易》对中华民族审美心理的影响及其当代价值”。潘殊闲教授系国家社科基金重点项目“《周易》与中华民族审美心理特色及其当代价值研究”负责人,全文如下:《中国社会科学报》截图
《周易》对中华民族审美心理的影响及其当代价值 由《易经》《易传》和历代易学史构成的《周易》世界,与中华民族精神的发育、成长和传衍相始终,从一个侧面烛照出中华民族的精神现象史,在增强中华文化自信、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今天,尤值得我们重新审视。《周易》与中华民族的“烙印” 《周易》享有“群经之首”“大道之源”的美誉。几千年来,对中华民族产生了至为深远的影响。作为一种“人更三圣,世历三古”、绵延数千年的独特文化现象,几千年来,《周易》对中国人和中国文化的影响与渗透,远非其他典籍所能比拟。客观地说,在中国人和中国文化的深处,氤氲着浓浓的《周易》“情结”。 比如,为什么中国人喜欢说“事不过三”“三生有幸”?为什么中国人要说“天南地北”而不是“天北地南”?为什么逢羊年大家就会说“三羊开泰”?为什么中国文化中谈阴阳的对立统一如此之多?为什么中国人笃信“穷则思变”?为什么大多数中国人喜欢低调、谦虚、素朴,不喜欢张扬、高傲、秾艳?为什么中国人对八卦九宫的神奇神秘深信不疑?为什么中国人既要自强不息,也要厚德载物?为什么中国人特别强调“生于忧患,死于安乐”?为什么中国文化反复强调“立诚迁善”?为什么中国人向来崇尚节俭?等等。 这些问题,我们可能每天在说、在做、在实践,但鲜有人知道其中的道理,或者说缘由。《周易·系辞上传》有“百姓日用而不知”之语,形象地诠释了这种沉浸在民族审美心理深处的民族“烙印”。这种“烙印”不是针对个别人,也不是一时的有意为之,而是一种持续不断、无处不在、深沉隐微的民族文化性格,也就是民族审美心理,它在相当的程度上决定了“你是中国人”和中国文化的“身份识别”。《周易》对中华民族审美心理的深刻濡染 作为世界上唯一一部用文字和符号构成的古老典籍,《周易》从诞生开始,便具有了象(图)、数、理、占的复合功能,由此区别并特异于其他典籍。由于它具有这样的独特性,吸引后世无数的学者倾尽全力去阐释、演绎和发展,于是,易学成为中国文化史上一道绚丽的光彩,数千年来,读易、解易、说易、演易成为千千万万学者挥之不去的爱好乃至使命。文化圣人、至圣先师孔子甚至发出过“加我数年,五十以学《易》,可以无大过矣”的慨叹,由此可见一斑。最早解释《易经》的自然是与孔子有关的《易传》,共七种十部,被称为“十翼”。后之易学著作蔚为大观,有数千部之巨。《周易》认识世界是从“仰观俯察”开始的。中国古人仰观俯察的结果是天有日月,地有水陆,人有男女。由此得到启发,世界是由二元构成的。这个二元就是阴阳,由此延伸下去,就是天地、男女、雌雄、牝牡、君臣、夫妇、父子,等等。所以,中国人看世界是二元辩证的,这就是所谓的“一阴一阳之谓道”。阴阳之道是《周易》认识世界、解剖世界的利器,是《周易》的根本命题。由《周易》阴阳之道演绎出来的阴阳文化,弥漫在中国文化的各个层面,与中国人的自然观、宇宙观、价值观、人生观、艺术观等密切相关,分外繁富深隐。在中国人的心目中,凡物都要分阴阳,所以,在我们的生活中,经常会提到阴气阳气、阴面阳面、阴天阳(晴)天、阴数阳数、阴历阳历、阴律阳律、阴虚阳虚、碑阴碑阳、阳刚之美与阴柔之美等。由此,我们也就不难理解为什么有那么多城市地名带“阳”或“阴”。 阴阳既然构成世界的二元,世界的存在和发展就需要在阴阳二元对立中谋求统一。整个世界就是在对立中求统一。这个统一的最高境界就是“太和”。中国人特别崇尚“太和”,正所谓“一部《周易》和天下”(成中英语)。这种尚和的意识深刻地影响了中国人的性格。它让中华民族成为世界上爱好和平的民族;与自然和谐相处(天人合一)、与世界各民族和国家和睦共生(协和万邦),努力寻求万事万物“致中和”的最美境界,成为我们民族的文化基因。 中国人对大自然始终充满了敬畏和爱戴之情,在仰观俯察中,熏陶出他们观物取象、立象尽意的思维特性。这种象喻思维在相当大程度上,让中华文化氤氲出一股灵动的诗意与气度,如我们的汉字、书法、中医、气功、家庭民俗、社会民俗等。 中国人崇尚变革,而《周易》“穷则变,变则通,通则久”的不朽语典,对中国人思想行为影响深远。几千年来,矢志不渝的通变追求,使中华文化能够海纳百川、永不衰竭,使中华民族能够玉汝于成、勇往直前。 作为以农耕文明为主的华夏民族,历来崇尚素朴之美。这种素朴之美,不仅体现在衣着服饰、建筑装饰等外在方面,也体现在中国人内敛、含蓄、不事张扬的性格、心境方面。《周易》第二十二卦《贲》卦专讲文饰,其《上九》的“白贲”观对中国人的上述审美心理产生了尤为深远的影响。 必须看到,《周易》作为中华民族最重要的文化元典,蕴含的民族智慧相当丰富,由此晕染下的民族审美心理还非常多。如《乾》卦的“修辞立其诚”“善世而不伐,德博而化”,《中孚》卦的“有孚在道”,《谦》卦的“谦谦君子”,《乾》卦、《损》卦、《益》卦的“与时偕行”,《节》卦的“安节之亨”,《系辞传》的“知几”“明于忧患”“生生之谓易”等,对中华民族诚信、友善、谦逊、节俭、与时俱进、见微知著、忧患意识、生生不息的民族性格产生了深远影响。中国社会科学网截图《周易》与中华民族的文化自信 作为陪伴了中华民族数千年的《周易》,无论在民族兴盛发达之时,还是危难低沉之际,都以顽强的生命力和浸入民族文化基因的永恒特质,给予中华民族深厚的滋养和力量。易道广大,无所不包,它既涉及中华民族最高的哲学范畴,如道、阴阳、太和、通变等,又在相当大的程度上直接导源、约束和深刻影响了民众的日常起居生活、各种民俗信仰与活动。所以,《周易》与中华民族息息相关,与中华民族的每一位成员息息相关。 几千年来,《周易》带给中华民族相当多的优秀品质和智慧灵性,也熏染出我们独特的文化气质与文化风采,它让中华民族敬畏自然,追求天人合一,在天地中俯仰沉吟,在观物取象中氤氲人生。中国人追求生活艺术化和艺术生活化,这与《周易》带给我们的这种情趣是分不开的。作为中华民族重要的文化元典,《周易》的确包含了众多的“古之遗言”,在中华文化的体系建构、精神凝练,在中华民族的心灵塑造、人格修养中发挥着无可替代的作用。这些“古之遗言”逐渐沉淀为一种民族的集体无意识,留存在我们民族的记忆和血脉里。这些民族的集体无意识,常常表现为一种特殊的民族审美心理和文化符号,有如一种基因,代代相传,或昭晰、或幽微,具有顽强的生命力、持续的渗透力和鲜明的民族性、全域的表现性。这些审美心理有的已经演化为中华民族的精神,为中华民族的绵延不绝和繁荣昌盛提供了源源不断的精神动力,为中华文化的成长发育、不断壮大和走向辉煌提供了不竭的宝贵滋养。 在增强民族文化自觉与文化自信的今天,回首《周易》陪伴中华民族成长的精神历程,我们可以毫无愧色地说,《周易》过去带给我们长久的文化辉煌与民族兴盛,也必将继续陪伴我们走向民族光辉灿烂的未来,并推动中华文化进一步走向世界。我们应当有这样的文化自信。
报道链接:国家社科基金专刊:《周易》对中华民族审美心理的影响及其当代价值http://www.npopss-cn.gov.cn/n1/2020/0415/c230112-31675098.html中国社会科学网:《周易》对中华民族审美心理的影响及其当代价值http://www.cssn.cn/zx/bwyc/202004/t20200414_5113658.shtml?COLLCC=2751531526&
《周易》对中华民族审美心理的影响及其当代价值 由《易经》《易传》和历代易学史构成的《周易》世界,与中华民族精神的发育、成长和传衍相始终,从一个侧面烛照出中华民族的精神现象史,在增强中华文化自信、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今天,尤值得我们重新审视。《周易》与中华民族的“烙印” 《周易》享有“群经之首”“大道之源”的美誉。几千年来,对中华民族产生了至为深远的影响。作为一种“人更三圣,世历三古”、绵延数千年的独特文化现象,几千年来,《周易》对中国人和中国文化的影响与渗透,远非其他典籍所能比拟。客观地说,在中国人和中国文化的深处,氤氲着浓浓的《周易》“情结”。 比如,为什么中国人喜欢说“事不过三”“三生有幸”?为什么中国人要说“天南地北”而不是“天北地南”?为什么逢羊年大家就会说“三羊开泰”?为什么中国文化中谈阴阳的对立统一如此之多?为什么中国人笃信“穷则思变”?为什么大多数中国人喜欢低调、谦虚、素朴,不喜欢张扬、高傲、秾艳?为什么中国人对八卦九宫的神奇神秘深信不疑?为什么中国人既要自强不息,也要厚德载物?为什么中国人特别强调“生于忧患,死于安乐”?为什么中国文化反复强调“立诚迁善”?为什么中国人向来崇尚节俭?等等。 这些问题,我们可能每天在说、在做、在实践,但鲜有人知道其中的道理,或者说缘由。《周易·系辞上传》有“百姓日用而不知”之语,形象地诠释了这种沉浸在民族审美心理深处的民族“烙印”。这种“烙印”不是针对个别人,也不是一时的有意为之,而是一种持续不断、无处不在、深沉隐微的民族文化性格,也就是民族审美心理,它在相当的程度上决定了“你是中国人”和中国文化的“身份识别”。《周易》对中华民族审美心理的深刻濡染 作为世界上唯一一部用文字和符号构成的古老典籍,《周易》从诞生开始,便具有了象(图)、数、理、占的复合功能,由此区别并特异于其他典籍。由于它具有这样的独特性,吸引后世无数的学者倾尽全力去阐释、演绎和发展,于是,易学成为中国文化史上一道绚丽的光彩,数千年来,读易、解易、说易、演易成为千千万万学者挥之不去的爱好乃至使命。文化圣人、至圣先师孔子甚至发出过“加我数年,五十以学《易》,可以无大过矣”的慨叹,由此可见一斑。最早解释《易经》的自然是与孔子有关的《易传》,共七种十部,被称为“十翼”。后之易学著作蔚为大观,有数千部之巨。《周易》认识世界是从“仰观俯察”开始的。中国古人仰观俯察的结果是天有日月,地有水陆,人有男女。由此得到启发,世界是由二元构成的。这个二元就是阴阳,由此延伸下去,就是天地、男女、雌雄、牝牡、君臣、夫妇、父子,等等。所以,中国人看世界是二元辩证的,这就是所谓的“一阴一阳之谓道”。阴阳之道是《周易》认识世界、解剖世界的利器,是《周易》的根本命题。由《周易》阴阳之道演绎出来的阴阳文化,弥漫在中国文化的各个层面,与中国人的自然观、宇宙观、价值观、人生观、艺术观等密切相关,分外繁富深隐。在中国人的心目中,凡物都要分阴阳,所以,在我们的生活中,经常会提到阴气阳气、阴面阳面、阴天阳(晴)天、阴数阳数、阴历阳历、阴律阳律、阴虚阳虚、碑阴碑阳、阳刚之美与阴柔之美等。由此,我们也就不难理解为什么有那么多城市地名带“阳”或“阴”。 阴阳既然构成世界的二元,世界的存在和发展就需要在阴阳二元对立中谋求统一。整个世界就是在对立中求统一。这个统一的最高境界就是“太和”。中国人特别崇尚“太和”,正所谓“一部《周易》和天下”(成中英语)。这种尚和的意识深刻地影响了中国人的性格。它让中华民族成为世界上爱好和平的民族;与自然和谐相处(天人合一)、与世界各民族和国家和睦共生(协和万邦),努力寻求万事万物“致中和”的最美境界,成为我们民族的文化基因。 中国人对大自然始终充满了敬畏和爱戴之情,在仰观俯察中,熏陶出他们观物取象、立象尽意的思维特性。这种象喻思维在相当大程度上,让中华文化氤氲出一股灵动的诗意与气度,如我们的汉字、书法、中医、气功、家庭民俗、社会民俗等。 中国人崇尚变革,而《周易》“穷则变,变则通,通则久”的不朽语典,对中国人思想行为影响深远。几千年来,矢志不渝的通变追求,使中华文化能够海纳百川、永不衰竭,使中华民族能够玉汝于成、勇往直前。 作为以农耕文明为主的华夏民族,历来崇尚素朴之美。这种素朴之美,不仅体现在衣着服饰、建筑装饰等外在方面,也体现在中国人内敛、含蓄、不事张扬的性格、心境方面。《周易》第二十二卦《贲》卦专讲文饰,其《上九》的“白贲”观对中国人的上述审美心理产生了尤为深远的影响。 必须看到,《周易》作为中华民族最重要的文化元典,蕴含的民族智慧相当丰富,由此晕染下的民族审美心理还非常多。如《乾》卦的“修辞立其诚”“善世而不伐,德博而化”,《中孚》卦的“有孚在道”,《谦》卦的“谦谦君子”,《乾》卦、《损》卦、《益》卦的“与时偕行”,《节》卦的“安节之亨”,《系辞传》的“知几”“明于忧患”“生生之谓易”等,对中华民族诚信、友善、谦逊、节俭、与时俱进、见微知著、忧患意识、生生不息的民族性格产生了深远影响。中国社会科学网截图《周易》与中华民族的文化自信 作为陪伴了中华民族数千年的《周易》,无论在民族兴盛发达之时,还是危难低沉之际,都以顽强的生命力和浸入民族文化基因的永恒特质,给予中华民族深厚的滋养和力量。易道广大,无所不包,它既涉及中华民族最高的哲学范畴,如道、阴阳、太和、通变等,又在相当大的程度上直接导源、约束和深刻影响了民众的日常起居生活、各种民俗信仰与活动。所以,《周易》与中华民族息息相关,与中华民族的每一位成员息息相关。 几千年来,《周易》带给中华民族相当多的优秀品质和智慧灵性,也熏染出我们独特的文化气质与文化风采,它让中华民族敬畏自然,追求天人合一,在天地中俯仰沉吟,在观物取象中氤氲人生。中国人追求生活艺术化和艺术生活化,这与《周易》带给我们的这种情趣是分不开的。作为中华民族重要的文化元典,《周易》的确包含了众多的“古之遗言”,在中华文化的体系建构、精神凝练,在中华民族的心灵塑造、人格修养中发挥着无可替代的作用。这些“古之遗言”逐渐沉淀为一种民族的集体无意识,留存在我们民族的记忆和血脉里。这些民族的集体无意识,常常表现为一种特殊的民族审美心理和文化符号,有如一种基因,代代相传,或昭晰、或幽微,具有顽强的生命力、持续的渗透力和鲜明的民族性、全域的表现性。这些审美心理有的已经演化为中华民族的精神,为中华民族的绵延不绝和繁荣昌盛提供了源源不断的精神动力,为中华文化的成长发育、不断壮大和走向辉煌提供了不竭的宝贵滋养。 在增强民族文化自觉与文化自信的今天,回首《周易》陪伴中华民族成长的精神历程,我们可以毫无愧色地说,《周易》过去带给我们长久的文化辉煌与民族兴盛,也必将继续陪伴我们走向民族光辉灿烂的未来,并推动中华文化进一步走向世界。我们应当有这样的文化自信。
报道链接:国家社科基金专刊:《周易》对中华民族审美心理的影响及其当代价值http://www.npopss-cn.gov.cn/n1/2020/0415/c230112-31675098.html中国社会科学网:《周易》对中华民族审美心理的影响及其当代价值http://www.cssn.cn/zx/bwyc/202004/t20200414_5113658.shtml?COLLCC=2751531526&